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
海口市,海南省省会,位于北纬19°32′-20°05′,东经110°10′-110°41′,标志性建筑是世纪大桥。该市为各种文化的交汇处,使用的语...
详细介绍
海口市,海南省省会,位于北纬19°32′-20°05′,东经110°10′-110°41′,标志性建筑是世纪大桥。该市为各种文化的交汇处,使用的语言包括海南话、儋州话、临高话、普通话、白话、军话、客家话、闽南话等语种。这里有着“十佳城市”、“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”、“全国卫生城市”、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”、“国家园林城市”、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”、“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”、“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”等美誉,并曾荣获“中国人居环境奖”。截至2010年底,全市常住人口中,汉族占97.75%,其他民族占2.25%。
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,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,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。自北宋开埠以来,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,1950年4月23日解放。1988年,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,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,全省政治、经济、科技、文化中心,交通邮电枢纽。2002年,海口、琼山两市合并,海口市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。2012年12月,海口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名单。
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,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,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。自北宋开埠以来,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,1950年4月23日解放。1988年,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,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,全省政治、经济、科技、文化中心,交通邮电枢纽。2002年,海口、琼山两市合并,海口市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。2012年12月,海口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名单。
海口城市指南
地理气候
地理位置
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,北濒琼州海峡,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;东面与文昌市相邻;南面与文昌市、定安县接壤,西面邻接澄迈县。海口市东起大致坡镇老村,西至西秀镇拨南村,两端相距60.6公里;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,北至大海,两端相距62.5公里。全市土地面积2304.84平方公里。
地势
海口市略呈长心形,地势平缓。海南岛最长的河流——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。南渡江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,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倾斜;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,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,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。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(海拔222.2米)、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(199.9米)、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(171米)、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(168.3米)等38个山丘较高外,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。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。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,呈较大面积分布,滨海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,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。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,中部沿江阶地区,东部、南部台地区,西部熔岩台地区。
气候
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,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,春季温暖少雨多旱,夏季高温多雨多台风暴雨,秋季凉爽舒适时有阴雨,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。全年日照时间长,辐射能量大,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,太阳辐射量可达11到12万卡,年平均气温23.8℃,最高平均气温28.6℃,最低平均气温17.7℃。极端气温最高38.7℃,最低4.9℃。[5]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,平均日降雨量在0.1毫米以上的雨日有150天左右,主要集中在夏季,多以午后的热雷雨天气为主,偶尔有台风靠近或登陆时带来暴雨天气。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,平均相对湿度在85%左右。常年风向以东南风和东北风为主,初夏和盛夏季节多刮南风和西南风,年平均风速3.4米/秒。
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,北濒琼州海峡,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;东面与文昌市相邻;南面与文昌市、定安县接壤,西面邻接澄迈县。海口市东起大致坡镇老村,西至西秀镇拨南村,两端相距60.6公里;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,北至大海,两端相距62.5公里。全市土地面积2304.84平方公里。
地势
海口市略呈长心形,地势平缓。海南岛最长的河流——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。南渡江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,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倾斜;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,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,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。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(海拔222.2米)、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(199.9米)、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(171米)、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(168.3米)等38个山丘较高外,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。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。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,呈较大面积分布,滨海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,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。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,中部沿江阶地区,东部、南部台地区,西部熔岩台地区。
气候
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,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,春季温暖少雨多旱,夏季高温多雨多台风暴雨,秋季凉爽舒适时有阴雨,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。全年日照时间长,辐射能量大,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,太阳辐射量可达11到12万卡,年平均气温23.8℃,最高平均气温28.6℃,最低平均气温17.7℃。极端气温最高38.7℃,最低4.9℃。[5]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,平均日降雨量在0.1毫米以上的雨日有150天左右,主要集中在夏季,多以午后的热雷雨天气为主,偶尔有台风靠近或登陆时带来暴雨天气。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,平均相对湿度在85%左右。常年风向以东南风和东北风为主,初夏和盛夏季节多刮南风和西南风,年平均风速3.4米/秒。
旅游景点
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
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,距市区约15公里。园内及附近有达到2.7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群。其中最大者海拔222.2米,深90米,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。因形似马鞍,又名马鞍岭,是琼北地区至高点。周围还有几十个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。
五公祠
该祠又名“海南第一楼”,位于海口市国兴街道,这片木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,纪念的是唐宋两代被贬职,而来海南的五位名臣:李德裕、李纲、赵鼎、李光、胡铨。祠内五公石雕栩栩如生,满面思绪。五公祠近旁有学圃堂、五公精舍、观稼堂、苏公祠、拱桥、荷池、风亭、琼园等,构成了一组古建筑群落。
世纪大桥
大桥全长2663米,其中主桥长636.60米,主桥为双塔双索面三跨(147+340+147)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斜拉桥,桥面宽29.8米,两侧设人行道。主塔呈钻石型,塔高106.9米,主塔基础为圆端型沉井,上口面积29.8米×18.6米,下口面积30.4米×19.2米,深40.1米,斜拉索每一单面22根,共176根。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,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。南引桥长1101.094米,连接段233.867米;北引桥长524.45米,北引道167.595米,引桥宽24.3米。桥面为双向6车道,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/小时。主跨下最高水位4米时通航净高为24米。主桥两端共设4座塔楼,南北岸设桥头广场。
海口人民公园
海口人民公园总占地面积440多亩。坐西朝东,花木盘山,古树盖顶。公园正门前有东、西二湖,东湖呈椭圆形,湖中有个湖心岛,岛上楼阁金碧辉煌,由九曲桥连通园门大道;西湖呈短脖葫芦状,水面宽阔。每当皓月当空,椰风流韵,东、西湖面银鳞熠熠,与大英山的耸翠相映成趣。公园内有海南解放纪念碑、琼崖纵队司令冯白驹将军雕像纪念亭;有小动物园一个,里面栖息着热带、亚热带动物50多种;种植着各种科属的热带、亚热带观赏植物5000多种,此外还有影视场、歌舞厅、小型球场、儿童游乐场等。
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
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东山镇,坐落在海榆中线距海口27公里处的东山湖畔,是一座具有仿野生概念,集动物观赏保护、繁育、科研、观赏为一体的热带动物园,占地1.3平方公里,有行车观赏区、步行观赏区、湖边度假区、中心服务区等。其中动物观赏区87公顷,园内自然放养珍禽猛兽及热带珍稀濒危动物200余种。
府城鼓楼
府城鼓楼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南端的古城垣上,是一座土木结构、古朴大方的城楼。鼓楼又名谯楼,亦叫文明楼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,是海南卫指挥使王友所建。原档高三层,现仅存二层,均受历代珍视,故屡毁屡建。现存鼓楼为万历三十年(1605年),尚书王海遂重修。
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,距市区约15公里。园内及附近有达到2.7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群。其中最大者海拔222.2米,深90米,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。因形似马鞍,又名马鞍岭,是琼北地区至高点。周围还有几十个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。
五公祠
该祠又名“海南第一楼”,位于海口市国兴街道,这片木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,纪念的是唐宋两代被贬职,而来海南的五位名臣:李德裕、李纲、赵鼎、李光、胡铨。祠内五公石雕栩栩如生,满面思绪。五公祠近旁有学圃堂、五公精舍、观稼堂、苏公祠、拱桥、荷池、风亭、琼园等,构成了一组古建筑群落。
世纪大桥
大桥全长2663米,其中主桥长636.60米,主桥为双塔双索面三跨(147+340+147)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斜拉桥,桥面宽29.8米,两侧设人行道。主塔呈钻石型,塔高106.9米,主塔基础为圆端型沉井,上口面积29.8米×18.6米,下口面积30.4米×19.2米,深40.1米,斜拉索每一单面22根,共176根。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,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。南引桥长1101.094米,连接段233.867米;北引桥长524.45米,北引道167.595米,引桥宽24.3米。桥面为双向6车道,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/小时。主跨下最高水位4米时通航净高为24米。主桥两端共设4座塔楼,南北岸设桥头广场。
海口人民公园
海口人民公园总占地面积440多亩。坐西朝东,花木盘山,古树盖顶。公园正门前有东、西二湖,东湖呈椭圆形,湖中有个湖心岛,岛上楼阁金碧辉煌,由九曲桥连通园门大道;西湖呈短脖葫芦状,水面宽阔。每当皓月当空,椰风流韵,东、西湖面银鳞熠熠,与大英山的耸翠相映成趣。公园内有海南解放纪念碑、琼崖纵队司令冯白驹将军雕像纪念亭;有小动物园一个,里面栖息着热带、亚热带动物50多种;种植着各种科属的热带、亚热带观赏植物5000多种,此外还有影视场、歌舞厅、小型球场、儿童游乐场等。
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
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东山镇,坐落在海榆中线距海口27公里处的东山湖畔,是一座具有仿野生概念,集动物观赏保护、繁育、科研、观赏为一体的热带动物园,占地1.3平方公里,有行车观赏区、步行观赏区、湖边度假区、中心服务区等。其中动物观赏区87公顷,园内自然放养珍禽猛兽及热带珍稀濒危动物200余种。
府城鼓楼
府城鼓楼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南端的古城垣上,是一座土木结构、古朴大方的城楼。鼓楼又名谯楼,亦叫文明楼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,是海南卫指挥使王友所建。原档高三层,现仅存二层,均受历代珍视,故屡毁屡建。现存鼓楼为万历三十年(1605年),尚书王海遂重修。
特产小吃
风味特产
珍珠
海南有许多珍珠养殖海水珠,专门出售珍珠的店铺也很多,所以要注意辨别真假。最好是去一些大的珠宝商行里购买,如果在个体铺面购买的话,要注意鉴别,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,用两颗珍珠互相摩擦,有涩的感觉就是真的,有光滑感觉的则是假的。不过质量是根据年限、大小、圆润、颜色、穿孔技术等等来定的决定,还要注意的是,只有海水珠才是海南特产。
黎锦
黎锦古称“吉贝”布,是黎族人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手织出的一种特色花布,远在春秋时期就负盛名,也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。黎锦包括筒裙、头巾、花带、包带、床单、被子(古称“崖州被”)等等,有纺、织、染、绣等四大工艺,色彩一般是红、黄、黑、白几种,构成奇花异草、飞禽走兽和人物等图案。黎锦精细、轻软、洁白、耐用,“黎锦光辉艳若云”就是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的由衷赞美。筒裙的式样类似短裙。
椰雕
用椰子壳雕刻而成,有可爱的椰雕娃娃、精致的钥匙扣、装茶叶用的,憨憨的椰雕猪,还有挂在墙上的椰雕画、其它形态的椰雕工艺品等。
珊瑚盆景
珊瑚盆景是海中奇葩,产于热带海洋,人称"海石花"。其实,它既不是植物,也不是矿物,而是无数珊瑚虫(一种生活于热带海域里的腔肠动物)的遗骸集结而成的化石,在海中天然长成,奇形怪状、美妙绝伦。白者胜雪、红者如血、绿似翡翠、黄色类金。这些"海底奇花"再经过工匠们的加工,配上贝壳海柳和精致的底盘,便成为雅俗共赏的、各种各样的珊瑚盆景。
贝壳
多种多样的贝壳螺壳,形状奇特,色彩斑斓。其中虎斑贝、白玉贝、夜光贝、五爪螺、猪母螺、珍珠贝、贞洁螺、唐冠螺、七角贝、猪耳壳,以及可作烟灰缸的马蹄螺、渔民作用号角的大角螺等等,都是惹人喜爱的天然工艺品,用光滑油亮的海贝壳雕琢、镶嵌制成的各种画屏、器具、摆设等,具有色泽明丽自然,格调名贵雅致的特色。贝壳又被制成多种多样实用工艺品,如酒具、摆件、挂件、项链胸饰等,精美华贵不亚玉石。贝雕也很有特色。海南贝雕工艺在明代就有很高水平,并且逐渐和古老的椰雕工艺结合起来,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大凡精制的海南贝雕,都与椰雕拼合、镶嵌而成,或者用椰雕作座架。明丽的贝雕与古朴的椰雕对比强烈,夺人眼目。以椰林风光、天涯海角、五公祠、马鞍岭火山口等海南名胜古迹为题制成的各种小件贝雕画,很受旅游者欢迎。
蝶翅画
以蝴蝶翅膀为主要材料,利用其独特的花纹,采用特殊工艺拼贴成的有油画、国画、水粉画效果的工艺画。该画纯手工制作,原料珍贵,是高档艺术品,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,曾被故宫博物馆收存馆藏。目前海南制作的蝴蝶画有200多种规格和品种。海南森林覆盖率51.5%,蝴蝶资源丰富,共有500多种,尤以尖峰岭、吊罗山等山区为最。各种蝴蝶中,金班凤蝶,透翅宽带凤蝶、箭纹丽蛱蝶、啄蝶、紫光蝶等属于中国国内罕见品种,那些数量大而又不在国家保护品种之列的蝴蝶资源,为海南蝶翅画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美食小吃
清补凉
海南清补凉是风靡热带海南岛的特色冰爽甜品。海南清补凉主要是以绿豆、薏米、花生、空心粉、椰肉、红枣、西瓜粒、菠萝粒、鹌鹑蛋、凉粉、椰奶等多种配料炮制而成的冰爽解渴饮品。一碗清补凉就是一幅晃动的画。颜色是张扬中隐含内敛的清秀。大红的西瓜、暗红的枣、红长弯动的通心粉、米白的蓬散的木耳花、可爱的绿豆、饱满的鹌鹑蛋……,一样食材就是一种跳跃的颜色。清补凉富含多种维生素、性质温和、有下火消暑、清热解毒、润滑肠道、健脾、补肺、减少脂肪、美容等功能。甜而不腻、爽滑润喉、冰凉可口。深受各省份游客的喜爱和好评。
抱罗粉
抱罗粉是一种米粉,其粉身比“海南粉”略粗,琼北各地称之为“粗粉汤”。但因为文昌市抱罗镇所产的最出名,抱罗粉的名字就叫开了。抱罗粉好吃在于汤靓。粉店里往往放着一个大锅,锅中熬煮着猪骨或牛骨。汤滚时,不断地把浮沫除净,熬至骨味完全渗出,再调人适量食盐、味精增鲜即成。吃的时候,把早已烫熟凉却的米粉沥干水分,逐一加入炒花生米、炒芝麻仁(碾成碎末),炒笋丝、炒酸菜、特制牛肉干丝、炒猪肉丝,蒜香熟油、香菜、葱花等。打一勺滚烫靓汤浇过粉面,洒进少量胡椒粉即成。喜欢吃辣的,加一点辣椒则味道更好。
海南粉
海南粉是海南米粉大家族中的鼻祖,米粉与十几种色味独特的佐料腌制而成的。海南粉源始于福建闽南。相传明末有一位陈姓的住户迁居澄迈老城,以加工米粉为业。由于生意好,拜师学艺者众多,海南粉便遍布全岛。《正德琼台志》记载,当时全岛共有121个较大的墟市,都设有海南粉加工作坊和小摊。人们俗称的海南粉也叫海口腌粉。以往,海南粉是海府地区传统小吃。当地人将海南粉当早餐吃,当正餐吃;平常吃,过节吃;自己吃,待客吃。
一般来说,海南粉还包括灵山粗粉(即抱罗粉)、陵水酸粉、澄迈粉、加积牛腩粉等。粗粉的配料比较简单,只在粗粉中加进滚热的酸菜牛肉汤,撒少许虾酱,嫩椒、葱花、爆花生米等即成,叫做“粗粉汤”,而细粉则比较讲究,要用多种配料、味料和芡汁加以搅拌腌着吃,叫做“腌粉”。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这类“腌粉”。
海南粉是海南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,流传历史久远,在海南岛北部的海口市、琼海市、定安县和澄迈县的市镇居民中食用比较普遍,而且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在吉祥长寿的珍品。海南粉其白如雪,其细如丝(与驰名的桂林米粉、云南过桥米线相比,其纤细的程度是上述米粉所不能比拟)。
珍珠
海南有许多珍珠养殖海水珠,专门出售珍珠的店铺也很多,所以要注意辨别真假。最好是去一些大的珠宝商行里购买,如果在个体铺面购买的话,要注意鉴别,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,用两颗珍珠互相摩擦,有涩的感觉就是真的,有光滑感觉的则是假的。不过质量是根据年限、大小、圆润、颜色、穿孔技术等等来定的决定,还要注意的是,只有海水珠才是海南特产。
黎锦
黎锦古称“吉贝”布,是黎族人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手织出的一种特色花布,远在春秋时期就负盛名,也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。黎锦包括筒裙、头巾、花带、包带、床单、被子(古称“崖州被”)等等,有纺、织、染、绣等四大工艺,色彩一般是红、黄、黑、白几种,构成奇花异草、飞禽走兽和人物等图案。黎锦精细、轻软、洁白、耐用,“黎锦光辉艳若云”就是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的由衷赞美。筒裙的式样类似短裙。
椰雕
用椰子壳雕刻而成,有可爱的椰雕娃娃、精致的钥匙扣、装茶叶用的,憨憨的椰雕猪,还有挂在墙上的椰雕画、其它形态的椰雕工艺品等。
珊瑚盆景
珊瑚盆景是海中奇葩,产于热带海洋,人称"海石花"。其实,它既不是植物,也不是矿物,而是无数珊瑚虫(一种生活于热带海域里的腔肠动物)的遗骸集结而成的化石,在海中天然长成,奇形怪状、美妙绝伦。白者胜雪、红者如血、绿似翡翠、黄色类金。这些"海底奇花"再经过工匠们的加工,配上贝壳海柳和精致的底盘,便成为雅俗共赏的、各种各样的珊瑚盆景。
贝壳
多种多样的贝壳螺壳,形状奇特,色彩斑斓。其中虎斑贝、白玉贝、夜光贝、五爪螺、猪母螺、珍珠贝、贞洁螺、唐冠螺、七角贝、猪耳壳,以及可作烟灰缸的马蹄螺、渔民作用号角的大角螺等等,都是惹人喜爱的天然工艺品,用光滑油亮的海贝壳雕琢、镶嵌制成的各种画屏、器具、摆设等,具有色泽明丽自然,格调名贵雅致的特色。贝壳又被制成多种多样实用工艺品,如酒具、摆件、挂件、项链胸饰等,精美华贵不亚玉石。贝雕也很有特色。海南贝雕工艺在明代就有很高水平,并且逐渐和古老的椰雕工艺结合起来,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大凡精制的海南贝雕,都与椰雕拼合、镶嵌而成,或者用椰雕作座架。明丽的贝雕与古朴的椰雕对比强烈,夺人眼目。以椰林风光、天涯海角、五公祠、马鞍岭火山口等海南名胜古迹为题制成的各种小件贝雕画,很受旅游者欢迎。
蝶翅画
以蝴蝶翅膀为主要材料,利用其独特的花纹,采用特殊工艺拼贴成的有油画、国画、水粉画效果的工艺画。该画纯手工制作,原料珍贵,是高档艺术品,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,曾被故宫博物馆收存馆藏。目前海南制作的蝴蝶画有200多种规格和品种。海南森林覆盖率51.5%,蝴蝶资源丰富,共有500多种,尤以尖峰岭、吊罗山等山区为最。各种蝴蝶中,金班凤蝶,透翅宽带凤蝶、箭纹丽蛱蝶、啄蝶、紫光蝶等属于中国国内罕见品种,那些数量大而又不在国家保护品种之列的蝴蝶资源,为海南蝶翅画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美食小吃
清补凉
海南清补凉是风靡热带海南岛的特色冰爽甜品。海南清补凉主要是以绿豆、薏米、花生、空心粉、椰肉、红枣、西瓜粒、菠萝粒、鹌鹑蛋、凉粉、椰奶等多种配料炮制而成的冰爽解渴饮品。一碗清补凉就是一幅晃动的画。颜色是张扬中隐含内敛的清秀。大红的西瓜、暗红的枣、红长弯动的通心粉、米白的蓬散的木耳花、可爱的绿豆、饱满的鹌鹑蛋……,一样食材就是一种跳跃的颜色。清补凉富含多种维生素、性质温和、有下火消暑、清热解毒、润滑肠道、健脾、补肺、减少脂肪、美容等功能。甜而不腻、爽滑润喉、冰凉可口。深受各省份游客的喜爱和好评。
抱罗粉
抱罗粉是一种米粉,其粉身比“海南粉”略粗,琼北各地称之为“粗粉汤”。但因为文昌市抱罗镇所产的最出名,抱罗粉的名字就叫开了。抱罗粉好吃在于汤靓。粉店里往往放着一个大锅,锅中熬煮着猪骨或牛骨。汤滚时,不断地把浮沫除净,熬至骨味完全渗出,再调人适量食盐、味精增鲜即成。吃的时候,把早已烫熟凉却的米粉沥干水分,逐一加入炒花生米、炒芝麻仁(碾成碎末),炒笋丝、炒酸菜、特制牛肉干丝、炒猪肉丝,蒜香熟油、香菜、葱花等。打一勺滚烫靓汤浇过粉面,洒进少量胡椒粉即成。喜欢吃辣的,加一点辣椒则味道更好。
海南粉
海南粉是海南米粉大家族中的鼻祖,米粉与十几种色味独特的佐料腌制而成的。海南粉源始于福建闽南。相传明末有一位陈姓的住户迁居澄迈老城,以加工米粉为业。由于生意好,拜师学艺者众多,海南粉便遍布全岛。《正德琼台志》记载,当时全岛共有121个较大的墟市,都设有海南粉加工作坊和小摊。人们俗称的海南粉也叫海口腌粉。以往,海南粉是海府地区传统小吃。当地人将海南粉当早餐吃,当正餐吃;平常吃,过节吃;自己吃,待客吃。
一般来说,海南粉还包括灵山粗粉(即抱罗粉)、陵水酸粉、澄迈粉、加积牛腩粉等。粗粉的配料比较简单,只在粗粉中加进滚热的酸菜牛肉汤,撒少许虾酱,嫩椒、葱花、爆花生米等即成,叫做“粗粉汤”,而细粉则比较讲究,要用多种配料、味料和芡汁加以搅拌腌着吃,叫做“腌粉”。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这类“腌粉”。
海南粉是海南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,流传历史久远,在海南岛北部的海口市、琼海市、定安县和澄迈县的市镇居民中食用比较普遍,而且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在吉祥长寿的珍品。海南粉其白如雪,其细如丝(与驰名的桂林米粉、云南过桥米线相比,其纤细的程度是上述米粉所不能比拟)。